好比,在阿甲王先率其一部匈奴人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了幼发拉底河的西北部接收安息帝国划归于他们的地盘之后。还分散在安息帝国内部地区的那些匈奴骑兵,在接到了分批撤走的命令之后。他们就停止了对安息帝国的破坏,准备撤走。
结果可想而知,一些匈奴骑兵,在停战之后,警惕性放底之后,却遭受到了一些地方军马的攻击,从而导致匈奴人损失不少族人。
其实,有时候,也怪不得地方的安息帝国的军马会对那些放松了警惕的匈奴人动手。因为这当中的仇恨实在是太深了,不少安息帝国人的父母妻儿,全都丧命在匈奴人的手里,现在,上面一句说放那些匈奴人离开就放他们离开?那么他们的仇不报了?
那些对安息帝国王室已经不抱希望的安息帝国人,他们想要报仇,就得要靠自己动手。
还有,事实上,有时候也并非一定是那些跟匈奴人有着血海深仇的安息帝国军马才会对他们动手。
因为,安息帝国境内,在经历了帝国的大招兵,以及横征暴敛,再加上匈奴人的作乱,已经无数安息帝国人已经食不包裹腹,无数帝国子民,已经流离失所。
这个时候,那些匈奴人要撤走。那么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当真的空手离开。他们早前劫掠所得,藏在某处的钱粮,他们肯定会想着一起带走。就这样,那些流民军,甚至是一些地方军,他们早已经断粮,又或差不多断粮,在这个时候发现那些匈奴人有着那么多的钱粮,又岂会不抢的道理?
事实有点反转了过来,早前,匈奴人劫掠他们的钱粮,现在,轮到已经饿疯了的安息帝国人抢匈奴人的了。
就这样,匈奴人损失了不少部族骑兵,撤向幼发拉底河西北地区的行动并不顺利。
而更加不顺利的是阿甲王等。他们兴冲冲的赶到了幼发拉底河的西面地区之后,却发现这并非是他们前来接收就可以了。居然还有罗马帝国的军马在驻守着那些城镇。
结果也可想而知,匈奴人直接与罗马帝国的士兵发生了冲突。这一打,便引来了更多的罗马帝国大军。这逼得阿甲王差点得要引军退回到安息帝国境内。
这样一来,阿甲王就觉得自己上当了,上了安息帝国方面的大当。
既然感觉到上了当,那么阿甲王哪里还会管那么多?他直接让人将自己与安息帝国方面的协议公布开来。公开质问安息帝国皇帝。
如此一来,马上就在安息帝国境内再掀起一场波澜。
广大安息帝国的平民,获知自己的帝国王室,在他们无力对付匈奴人的情况之下,居然与他们的大仇人达成了和议,要将罗马帝国刚刚交还的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广阔地区送给匈奴人。这一下子,几乎举国的帝国平民都无比愤怒。
引得更多的安息帝国子民,公开要反判安息帝国,甚至,已经有不少地方的人马,打出了打倒安息帝国王廷的口号。
这一下子,安息帝国方面,有点似搬起了石头来砸自己的脚。这一个弄不好,反而将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去。
原本想着好好的结果,如今却全都变了一个样。而事情闹到了这样的地步,匈奴人与安息帝国王室方面,却也无话可说,不可能再就早前的协议进行下去了。
现在,安息帝国混乱的,依然混乱。而匈奴人,却依然还没能真正的获得一块稳定的地盘,他们还依然的该劫掠的劫掠,该逃走的时候逃走。
罗马帝国方面,亦很快获知安息帝国方面跟匈奴人达成协议的事。这还真的让罗马帝国方面气得不轻。
这该死的安息帝国。自己罗马帝国正在跟匈奴人交战,你却跟匈奴人谈和?枉自己还留了百来万的大军在安息帝国协助他们对抗汉军。这算什么事啊?
为此,罗马帝国方面,直接派人来安息帝国皇帝质疑,质疑安息皇帝的意图。
若非罗马帝国方面的确需要安息帝国敌住汉军,以免他们罗马帝国腹背受敌。恐怕罗马帝国肯定得要跟安息帝国翻面。
但纵是如此,罗马帝国方面也有了借口,拒绝将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地区交还给安息帝国。这个时候,其实就算是交还给安息帝国,安息帝国方面也没有能力去接收了。
另外一方面,罗马帝国以已经从安息帝国撤走了近百万的大军为借口,声称要推迟一些时日才会有钱粮援助安息帝国。他们所撤走的那百万大军的钱粮用度,就留下给还留在安息帝国的那百来万的大军使用。这样,也就确保了哪怕以后,安息帝国方面的军马,在两三个月之后粮尽了,他们罗马帝国留在安息帝国的军马,却还会有一两个月的粮草用度,不用担心这个后勤补给的问题。
这一下子,还真的将安息帝国置身于一个更加不利的局面了。
早知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要不,就干脆不再理会匈奴人的事,随他们如何作乱。要不,就是干脆一点,赶快将那些瘟神送走,何必搞到现在焦心烂额?
安息帝国的情况,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可以说已经大势已去。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再解救得了它。
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整个安息帝国不用半年的发酵,就真的千疮百孔,到时候,汉军只要前来稍施恩惠,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安息帝国的子民肯定就会对大汉帝国感恩戴德。能够达到统治他们的目的。
这些暂不说,汉军就只需要继续等待便可。
而罗马帝国方面,他们的情况又如何了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