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莫非又有新的想法?”
李令月看出刘彻心思,笑盈盈问道。
“不错,朕有意设立刺史一职,专门负责巡查监督郡县官员,”刘彻道,“刺史这个职务必须由中央单独任命,不受地方节制管束。”
“女儿明白父皇的意思。”
大部分官员都会在长期握有权力后走上谋私利的道路,必须针对性建立巡查监督制度。
“另外,你们之前提的设立西域都护府进一步统管西域各国的构想,等大月氏问题基本解决后就可以落地实行,”刘彻道,“所以,这次科举结束后,至多三年,朕会举行第三次科举考试,为西域都护府选拔足够的人才。”
“女儿一定督促诸国郡县的学堂教授西域语言,为西域都护府准备精通西域语言的人才。”
“这些事情,你尽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有一件事——”
刘彻缓了口气:“储君的事情,你有胆量独自面对吗?”
“有。”
李令月非常笃定地点了点头。
“如今朝臣们依旧认为朕不想立储所以授意刘屈氂他们推举你做储君,如此便可名正言顺地驳回立储。但他们很快会醒过来,意识到朕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存在与他们的期望完全不符的想法,到时候,所有人的责难都会冲向你,你必须独立面对并独自解决。”
说到这里,刘彻顿了一顿,道:“若是你没有与全天下为敌还取得胜利的胆量和觉悟,现在放弃还来得及。朕相信,以鹏儿与凤儿的天命,并非不可能——”
“但女儿要守护的是刘氏江山!”
李令月重声强调道:“父皇与刘氏江山是女儿的一切。”
“好!好!好女儿啊!”
刘彻对女儿的回答感到异常满意:“不枉朕对你寄以厚望。”
“女儿也绝不会辜负父皇期待。”
李令月躬身行礼,强调自己永远站在刘氏江山这边的立场。
刘彻露出满意的笑容。
……
……
卫律最近有点烦。
名义上,他是汉使,在四位汉军将领的陪同下借大宛国的地方调停安息国和如今盘踞大夏地区的大月氏人的世仇。
但是——
包括大宛国王在内,几乎每个和他接触的西域人对他的尊敬都只停留在表面,而对同行的四位汉军将领的尊重却是发自肺腑。
“……所以在这些西域人眼里,究竟我是汉使,还是他们是汉使!”
卫律无比气愤,来到军中,试图找四位汉军将领挨个“协商”,恰逢上官桀收到李显君从敦煌郡送来的家书,正和大舅李陵在帐中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