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别再吵了!都给朕住口!”
刘彻制住争论,询问卫青:“仲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刘彻又看向霍去病:“你呢?你对右贤王投降大汉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匈奴人若敢趁机来犯,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闻言,刘彻露出满意的笑容,假意询问女儿:“姣儿认为右贤王此番投降大汉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否有诈?”
“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大汉都无所畏惧!”
“好!好!好!”
刘彻大喜,对固执己见的朝臣们道:“刚才的话,你们都听见了?如今的大汉已无须畏惧匈奴的任何阴谋诡计!右贤王此行若诚意投降,大汉必以黄金、侯爵、美酒款待,若是他们趁机作乱,大汉的铁骑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陛下——”
反对此事的臣子试图做最后一次努力。
“朕意已决,不要再说!”
刘彻打断臣子的争辩,对桑弘羊道:“造受降城所需钱财,你尽快计算出来。”
“——臣遵旨。”
虽然内心深处依旧认为右贤王的投降包藏祸心,但皇帝已经下了决心,桑弘羊立刻收起担忧,全力执行。
紧接着,刘彻做受降诏书,交给焦急等待结果的匈奴左大都尉:“回去告诉右贤王,朕接受他的投降,并在开春前建造受降城作为迎接之地,让他尽快率部前来。”
“遵命!”
左大都尉双手捧过汉皇帝的帛书,在汉军护送下离开长安,直奔边关,返回匈奴。
……
匈奴人的事情暂告一段落,年底将至,诸侯王们接连来到长安。
其中,六安王刘庆和现任胶东王刘通平与刘姣有旧,抵达长安后立刻登门求见,向刘姣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感激。
“幸得皇太女殿下爱护照拂,我才能惬意生活至今。”
刘庆在六安国内趾高气昂,在李令月面前却是极致卑微,恨不得把脑袋埋进尘土里。
“堂兄客气了。”
李令月淡然接受六安王刘庆的卑躬感谢,看向同样态度前辈的刘通平:“胶东国近来如何?”
“一切如常。”
“刘贤生前颁布的苛刻法令——”
“都已经废除了。”
刘通平知道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源自刘姣的恩赐,对刘姣可谓言听计从。